读书笔记——《国家为什么会失败:权力、繁荣与贫穷的起源》(Why Nations Fail: The Origins of Power, Prosperity, and Poverty)

MyView 1 月 4, 2024

内容综述

《国家为什么会失败:权力、繁荣与贫穷的起源》(Why Nations Fail: The Origins of Power, Prosperity, and Poverty)是由经济学家达伦·阿西莫格鲁(Daron Acemoglu)和政治学家詹姆斯·A·罗宾逊(James A. Robinson)共同撰写的。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,一个国家的经济成功或失败,主要取决于其制度的性质——即是包容性(inclusive)还是排他性(extractive)——书里翻译为“汲取性”。

  1. 包容性与排他性制度:作者区分了两种主要的制度类型,包容性制度和排他性制度。作者将包容性制度描述为那些允许并鼓励经济活动的参与,提供平等机会,并使得权力分散的制度。这些制度通常与财产权的保护、法治、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政治权利相联系。相反,排他性制度则限制了经济参与,集中了权力,限制经济机会,以服务于一个小的精英群体,经常通过剥削和压迫其他社会成员来维持其地位,并允许掌权者从经济活动中获得不成比例的利益。
  2. 政治与经济制度的相互作用:书中认为,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是相互关联的。包容性的政治制度倾向于促进包容性的经济制度,而排他性的政治制度则倾向于维持排他性的经济制度。因此,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直接影响其经济制度的包容性或排他性。
  3. 历史的路径依赖:书中讨论了历史路径依赖对国家制度的长期影响。一旦某种制度模式确立,它会产生自我强化的效应,使得制度变革变得困难。因此,很多国家的制度模式可以追溯到其历史上的关键事件和决策。这本书有些意思就在于,承认历史的偶然性,一国的制度走向可能取决于偶然的事件或历史人物。
  4. 经济繁荣与政治权力:作者指出,经济繁荣往往需要政治权力的分散。当权力被少数人控制时,他们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阻碍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。而政治权力的分散有助于促进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,从而带来经济繁荣。在排他性制度中,当权者会压制“破坏性创新”,从而导致社会进步的停滞。
  5. 失败的国家的共同特征:书中分析了一些国家失败的共同特征,包括中央集权、缺乏法治、政治腐败和不平等的机会。这些特征都与排他性制度相关联。
  6. 成功国家的共同特征:相对地,成功的国家往往具有包容性的制度,这些制度鼓励投资、创新和经济参与,保护私有财产,提供公共服务,维护法律和秩序。

《国家为什么会失败》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和跨国比较,展示了不同国家制度如何导致不同的经济结果,强调了制度对国家繁荣与贫穷的决定性作用。

观点和批评

总体来说,这本书对制度和繁荣的认识,还不如福山,含金量不高。

  1. 概念不清晰:优劣善恶评价标准不明,何谓失败,何谓繁荣,何谓公平,何谓独裁,就连原创的包容性制度和排他性制度也没有明确的定义,只是简单描述。
  2. 非此即彼的二分法:制度只有包容和排他两类,国家只有成功失败两分?幼稚。
  3. 难以解释中国的持续增长:特别整出一个排他性政治制度与包容性经济制度的组合,并预言这种组合不可长久。但何谓长久?持续四十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不算长久?英国停滞的经济算是长久?
  4. 一本主要讲历史的书缺乏历史感:只能从最近两三百年着眼,没有看几千年的国家建构史,不如福山。中国超稳态的国家治理是从秦代传承的体制,历经汉隋唐的改进,维系一个大国精神两千年不绝,即使这个国家崩溃,还能有新的中国诞生。英美制度没有经历这样的历史考研,是否真是历史的终结尚未可知。在科技日新月异、群魔乱舞的大争之世,哪种制度更好更是没有定论。
  5. 偏颇的论据:以朝鲜与韩国作比,以墨西哥与美国作比,确实差异巨大。但为何不用中国与印度作比?不用俄罗斯、拉美等盲从华盛顿共识的失败案例?

越是大而化之的宏观论道,越是要提防似是而非的谬论。从具体处讨论才能见真理。慎之慎之。

不过最近确实在思考,现在的体制里,是不是政府的手伸得过长了,对政府的信仰过强了,对政策的力量高估了,对企业家的精神忽视了呢?如果企业家没有安全感,觉得财富越多越危险,那经济活力又从哪里来呢?


IMG_2197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备案号:京ICP备18062865号-1